臘八豆的名稱來自臘八節。臘月初八是釋迎牟尼成佛之日。每逢此日,寺廟煮“臘八粥”供佛,請信眾品嘗。長沙地區逐漸演變,每逢寒冬臘月,家家戶戶做臘八豆。記載表明,不晚于清康熙年,臘八豆已是湘楚一帶民間冬季必不可少的佳肴。
做臘八豆比較簡單:買幾斤新鮮黃豆,用鍋煮了,濾干水,找一處密閉的櫥柜或其他不通風之地,底層鋪薄薄的稻草或幾層報紙,把豆子均勻放好。約一周以后,黃豆長出一層毛絨絨的霉菌,便可加鹽、姜末、辣椒、料酒,拌勻后放進泡菜壇。十天半月以后打開壇蓋,香味撲鼻的臘八豆便已經制作好。
家庭制作下飯臘八豆只能在臘月,其他季節不行,臘八豆“粉絲”只能在寒冬臘月過嘴巴癮,吃完了便要等一年。這樣一來,臘八豆變成了相思豆,多少有些遺憾。